一切貴在合作/合作創造價值
在植物保護領域融合殺菌劑、殺蟲劑、殺螨劑、除草劑、特種肥料、綠色環保節能器械,為種植者提供解決問題產品,讓種植更省心、省力。
3月2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保障春耕生產農資供應工作情況召開新聞發布會。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副司長黃修柱、種業管理司二級巡視員謝焱等,圍繞農資供應、運輸、打假以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等方面問題回答了媒體提問。
農資供應總量有保障
當前,農資重點企業的復工率達到88%,農資門店營業率達到90%,全國有1/4的省份門店以及企業的復工都達到了百分之百,農資的供應能夠達到常年的水平。農藥總體是夠用的。據專家預測,今年我國農業病蟲害屬偏重發生。調度顯示,全國1559家農藥企業復工復產率達83%,25萬家農藥門店的復工率達到91%,接近常年水平。當前所急需的小麥條銹病、赤霉病、油菜菌核病的用藥,涉及的156家農藥企業,復工復產率達94%,可提供6.5萬噸對路農藥,能夠滿足農藥需求。農業農村部優化推薦草地貪夜蛾用藥28種,庫存量也能夠滿足6億畝同類型害蟲的防治需要。
農資價格環比上漲,同比下降
據跟蹤調查顯示,2月下旬到3月上旬,每噸化肥價格大概上漲50-150元不等。據中國農資流通協會調度,當前主要化肥品種價格同比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不會對春耕生產造成大的影響。
農資質量有保障
從抽檢的情況看,我國主要的農資質量是有保障的。比如,2019年種子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8%,獸藥抽檢合格率也是98%,農藥合格率目前是91%,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這些年,為了保證農資產品的質量,農業農村部門采取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第一,提高準入門檻,強化準入把關。強化種子、農藥、肥料、獸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審批管理,提高準入的門檻。第二,加強監督抽檢,把不合格的產品找出來,及時進行處置。第三,推進農資產品的追溯管理。目前,農藥的二維碼追溯已經有38億條,獸藥生產環節已實現企業和產品追溯全覆蓋。第四,打假。會同最高法、最高檢、工信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供銷總社每年都開展聯合行動,2019年農業農村部門共出動107萬人次,查處問題1.1萬起。第五,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2019年,各省、各地都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全國統計,在活動期間發放了識假辨假和農資方面的資料1.3億份次。
農資打假在行動
農業農村部在全國范圍內部署啟動了農資打假“春雷”行動,“春雷”行動的目標上就是要實現“四個一批”,即查處一批違法案件、處罰一批違法犯罪分子、端掉一批制假售假的黑窩點、曝光一批典型的制假售假案例,給假劣農資來一次“大掃除”,給制假售假者來一次“連窩端”。在產品上,重點鎖定種子、農藥、肥料、獸藥、飼料、農機這六類產品,主要是查處非法添加、含量不足、侵權假冒等問題。在區域上,主要是突出城鄉結合部、農資經營集散地,以及種植養殖生產基地。在任務上,主要抓三個方面,一是加強抽查檢查。根據疫情形勢的變化,指導中低風險區域以縣域為單位,全面開展農資行業的排查檢查,開展春耕生產急需農資的監督抽查。二是執法查辦案件。保持高壓嚴打態勢,從嚴從重從快處理這些違法案件,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期間,對這些制假售假案件要從嚴查處。三是加強宣傳引導。采取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比如鄉村大喇叭、微信等方式,普及農資識假辨假知識,幫助農民群眾提高農資識假辨假能力,同時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把優質放心的農資送到農村,送到農民手中。
農產品質量安全總體可靠
農業農村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保障“菜籃子”產品的質量安全。第一,壓實屬地管理責任。第二,印發了疫情防控期間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操作指南和保障措施的圖解,發放到全國各地。第三,加強風險監測。今年一季度部省兩級共檢測2.3萬批次農產品,據不完全統計,合格率保持在97.5%以上。第四,提供相應的服務,特別是在檢測方面。因為疫情防控期間很多企業有檢測需求,組織農產品檢測機構主動靠前服務,要求快速檢測,快速出報告,不能耽誤農產品上市。全國有七八個省,省級財政拿錢給保供的企業,包括一些援鄂的企業,提供免費的檢測,效果非常好。去年農業農村部在全國范圍內開始部署啟動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既可以減少人員接觸,又可以壓實生產經營者的主體責任,由企業自己承諾所出售的產品是合格的。農產品隨車賣到全國,確保出現問題后馬上能找得到。疫情防控期間,全國共開具了370萬張合格證,附帶合格證上市農產品有248萬噸。中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總體上是有保障的。從檢測情況看,2019年,全國農產品例行監測合格率為97.4%,連續七年保持在96%以上。產出來方面。加快制定農產品的標準,目前已經制定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限量標準10068項,同時大力推進按標生產,推進農業標準化,大力發展綠色優質農產品。管出來方面。每年都對一些突出的問題開展專項整治。2019年開展了主題教育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嚴防、嚴控、嚴管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這些年,農業農村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覆蓋全國、主要產區、主要產品、主要參數的監測網絡,提高風險預警的能力。責任落實方面。通過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和督導考核,把農產品質量安全納入國務院食品安全評議考核范圍,以此來落實地方屬地管理責任,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有關的投入,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監管。
來源:農業農村部
——